早发现HPV病毒远离子宫颈癌 来源:北京日报第15版
北京市科委的一项重大项目,是对本市6339名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病变调查,最近公布了结果,发现宫颈病变者占6%,其中高危险型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率9.9%,30至34岁是妇女宫颈病变的高发年龄。但是这些人中,只有73%接受过妇科普查,其中仅0.4%做过HPV病毒检查。
宫颈癌的发病位置位于子宫的开口部位——子宫颈的内壁,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,仅次于乳腺癌。中国每年有新发病例15万人左右,死亡8万余人(每6分钟死亡一位)。
人乳头状瘤病毒(HPV)与宫颈癌关系密切。临床证明:95%—99.7%的宫颈癌病例,与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有关。1977年科学家Laverty在电镜中观察到,宫颈癌活检组织中存在HPV病毒颗粒;科学家Zur
Hausen提出HPV病毒与宫颈癌发病相关联,1995年国际医学专题讨论获得通过;2008年Zur Hausen因此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
HPV是一组病毒的总称,目前已鉴定出HPV病毒达200种以上,分为低危险型别和高危险型别,长期持续感染高危型可致癌,低危型HPV可导致生殖器尖锐湿疣,影响生活质量。同时,有一定比例的低危型感染还伴有高危型混合感染。
宫颈癌的发生,是从持续性HPV病毒感染发展到癌前病变,再进展为宫颈癌,这一过程需要10~15年。大部分妇女感染后,在8~10个月左右可自行消失,少数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,发生癌前病变的风险更高。如果在这一阶段通过检测手段发现并及时处理,则宫颈癌变就能得到有效的预防。
欧美等发达国家率先使用HPV病毒检测预防宫颈癌,它的灵敏性远高于细胞学,能把具有潜在风险的病例筛出,避免细胞学和其他检查的漏诊;还能明确受检者感染和持续感染的状态,有利于随诊复检;也能明确感染亚型,特别有助于甄别高等级病变;更能安全地把HPV阴性的妇女重新放回常规人群,将筛查间隔延长至3-5年一次。
我国凯普公司率先研制出的HPV基因分型检测系统,不仅取得美国专利,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医学分子检测诊断技术,获得国家新药证书,可以一次性检测出13种高危型、5种低危型和中国人常见亚型。由于常见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癌以及高等级的癌前病变占有超过60%的份额,目前全国已有超过600家医院使用。北京市已有约20家三级医院具备HPV病毒分型检测能力,每年有5万以上适龄妇女选用该检测手段作为宫颈癌筛查首选,以增强了对宫颈癌的预防,降低了罹患宫颈癌的风险。
HPV导流杂交检测流程图
检测宫颈癌导流杂交仪